[远大期货]7.1猪肉期货行情:生猪价格触底反弹
我们预计三季度生猪价格或将止跌反弹,消费回归、大猪出清、政策利好、进口收紧等多方面因素,将支持猪价有所回升,但是我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已经逐步从供给偏紧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价格重心已整体下移。我们依旧维持《二次育肥可能平抑猪价波动》的报告中的价格判断,我们预计三季度我国生猪均价约为22.5元/千克。
生猪价格触底反弹,受益于政策性收储的预期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不断探底,连续22周回落。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6月18日,全国猪肉(白条猪)批发均价为19.00元/千克,较年初的42.89元/千克下降55.70%。同期,生猪养殖利润较前期大幅回落,猪粮比已跌破成本线,截至6月25日,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1570.78元/头,较年初的864.14元/头下降281.71%,较去年同期的1158.39元/头下降235.58%。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526.36元/头,较年初的2421.01元/头下降121.72%,较去年同期的2263.25元/头下降123.52%。
近期,猪肉价格止跌反弹,截至6月25日,全国猪肉(白条猪)批发均价为22.35元/千克,周度环比增加17.63%,但较年初仍下降47.89%。本轮猪肉价格的小幅反弹,我们认为主要受国家层面收储影响,市场对猪价回升信心提升,相当于给了市场一针强心剂。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5-11日国内猪粮比价为5.88,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级别区间。6月21-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预案》规定,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收储或将启动的消息对盘面和现货猪肉价格带来利好。
进入三季度,我国猪肉价格涨势是否会持续、年初产能受损是否会影响三季度生猪出栏量等问题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
当前供应端压力持续释放,猪价底部震荡。向前看,我们预计供给端边际增量有所放缓
我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各项重要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一季度,全国生猪存栏41595万头,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29.5%,基本恢复至2018年同期水平。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环比增长1.00%,同比增长27.7%。截至5月底,能繁母猪存栏同比连续12个月为正增长。同时,我国生猪出栏量稳步增加,定点屠宰企业开工率与屠宰量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我国生猪出栏量为17143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30.43%,出栏量已恢复至2018年的90%水平。据商务部数据,截至4月,我国定点企业屠宰量为1804.53万头,环比增加19.63%,同比增加42.2%。据涌益咨询数据,截至5月底,我国屠宰企业开工率为39.36%,环比增加18.23%,同比增加69.65%。
向前看,我们认为三季度生猪出栏边际增量或将小幅下滑,但是市场已经不是“猪瘟时代”的市场,我国生猪产能已基本恢复至往年水平,全国范围内生猪出栏总体有保证。我们在2021年5月27日研究报告《二次育肥可能平抑猪价波动》中提到过,受年初北方地区非洲猪瘟疫情复发及非法疫苗影响,局部地区仔猪产能受到一定损失。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规模种猪场出生仔猪数环比下降幅度分别为1.9%、2.2%、4.7%,基于此我们前期预计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或将下降。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三季度“缺猪”是与二季度出栏量相比,市场不应过度炒作三季度猪肉供给偏紧的预期。我们预计,三季度生猪出栏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出栏边际增量或将小幅下滑。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受损月份(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仍保持正增长,1-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速仍超过1%。另一方面,据涌益咨询监测数据,今年1月虽然50千克以下小猪存栏略有下降,但是明显弱于中大猪存栏下滑水平。而中大猪存栏的下降又被当前二次育肥增量有效补充,因此,我们仍推测三季度出栏小幅下滑,但是市场已经不是猪瘟时代的市场,全国范围内生猪出栏总体有保证。
现阶段,二次育肥导致国内生猪供应节奏被打乱,生猪供应整体性增长。2020年12月-2021年2月,局部地区非洲猪瘟疫情有所复发叠加仔非法疫苗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涌益咨询监测数据)环比出现小幅下滑。因此,养殖企业/农户普遍预计今年5-7月可能出现存栏断档,出栏下滑的情况,同时叠加五一、端午等节日消费,生猪价格看涨预期强烈,导致散养户压栏,同时部分散户收购标猪进行二次育肥,导致当前猪肉供应整体性增长。大猪出栏占比明显提升,进一步打压猪肉价格。
向前看,我们认为二次育肥带来供需错配很难长期持续。当前市场积压的超高体重大肥猪尚未出清,随着大体重猪逐步出清,供给端将恢复正常。根据涌益咨询数据,截至6月24日,大体重出栏占比为20.95%,环比已开始回落。同时,我们认为未来再次出现集中二次育肥的可能性较低。目前养殖利润已经大幅下降,春节后的集中二次育肥普遍亏损,经过一轮深度亏损,养殖户再次出现整体二次育肥相对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