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大豆预期减产!生猪养殖业需求旺盛 美豆基
正当美大选陷入焦灼之际,市场陷入避险观望状态,不过,令人诧异的是农产板块整体上涨,尤其是大豆期货价格。自9月30日至11月5日,黄豆一号期货合约涨幅达20.80%。11月5日盘中最高上冲至5283元/吨,日涨幅达1.68%。
业内人士表示,受天气预报显示南美产区降雨量低于往年均值不利于作物生长,以及美豆收割进展缓慢等因素影响,国内外大豆期货价格均有大幅上涨。
CBOT大豆期货合约上涨1.77%,收于1105.50美分/蒲式耳。随着美国大豆收获工作逐渐接近尾声,北部产区受雨雪天气影响收割工作进展放缓。不过,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1月1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87%,低于市场预期的91%。
南美大豆预期减产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10月29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208.3万吨,前一周281.9万吨,上年同期148.4万吨。迄今为止,2020/2021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1658.5万吨,上年同期955.6万吨,同比增加73.6%。
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149.1万吨大豆,此前一周装运202.1万吨,占该周美国出口检验总量的71.6%,上周是75.9%。迄今为止,2020/2021年度美国对中国累计装运大豆1154.7万吨,明显高于上年度的259.6万吨。业内人士表示,美豆此前报告利多,出口情况很好,目前已经具备做多的基础。
与此同时,据了解,在巴西种植方面,截至10月29日,巴西2020/2120年度大豆已播42%,前周23%,去年同期46%,五年均44%。分州来看,截至11月2日,马特格罗索州播种进程虽大幅赶进但仍慢于往年,且于墒情不足时播种、后续亦未获降雨惠及区域或需重播。
截至10月30日,帕拉纳州播种虽已大幅赶进,但近期雨量减弱已致墒情欠佳,截至10月29日,南里奥格兰德州已播7%,前周5%,去同11%,五年均12%,干旱已致该州北部大豆播种受阻,且局地对玉米损害已有显现。预计接下来南里奥格兰德州还是少雨。
另外,据CFTC(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持仓报告显示,截至10月27日当周,基金在大豆合约上继续增持多头6386手至32.38万手,连续第九周增仓,空头则减仓14606手至4.29万手,净多仓历史首次突破28万手。此前基金多头净持仓最高记录诞生于2012年夏季,当时“拉尼娜”导致美国干旱天气带动美豆价格大涨,美豆多头净持仓达到26万手。当前来看基金多头力量接近极端水平,基金对美豆期价的进一步推涨动能或有限。
“按照目前的数据来看,当前巴西大豆库存基本见底,一些国际买家正大量转向美豆采购。这也促使美豆库存压力持续下降,一直困扰美国大豆价格上行的阻力正被减弱,这为美豆价格进一步回升创造有利条件。而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在美豆不断探出反弹新高的引领下,成本因素和市场情绪也在推动大豆价格持续创新高。”中投元邦投研经理谢义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据世界三大气象机构10月报告显示,“拉尼娜”持续至明年春季的概率较大。其中,美国气象局认为,“拉尼娜”持续至今年冬季的概率为85%,持续至明年春季的概率为60%;日本气象厅认为“拉尼娜”持续至明年2月份的概率为90%,持续至明年4月份的概率为70%;澳大利亚气象局认为“拉尼娜”至少持续至明年2月份。
与此同时,从NOII和SOI两个指标看,NOII仍处于“拉尼娜”发生状态,而SOI则回到了正常区域内,这至少表明当前的“拉尼娜”强度较弱。因此,无论从世界三大气象机构的预测报告,还是高频的NOII和SOI两个指标看,今冬明春“拉尼娜”发生的概率较大。
上海私募基金杨经理表示,预计今年的“拉尼娜”效应从时间点和幅度上较为像2007年到2008年那次。当时的“拉尼娜”造成阿根廷大豆减产1300万吨,今年预估减产500到1000万吨。如果减产符合预期,这意味黄豆一号2101合约还有再创新高的潜力。
生猪养殖业需求旺盛
11月3日CBOT大豆及产品期价收涨,受基金买盘驱动。部分私人机构下调美豆、玉米产预估。南美持续干燥忧虑是市场新的支撑因素。天气市,预计会随着气候变化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美国大豆和谷物出口激增,中国为主要目的地。据悉近期美国对巴西装船3.8万吨大豆。
在需求方面,中国进口占全球大豆出口总额的约60%。中国猪肉行业从非洲猪瘟中复苏,刺激了2020年的猪肉进口。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各地新建投产1.25万个规模养猪场,复养了1.34万个空栏的规模养殖场。到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6%。
豆粕被用作动物生产的饲料来源。今年夏天,中国大豆的月进口量达到了五年来的新高。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0年9月中旬,美国对中国的未完成销售总量接近1700万公吨,几乎相当于2013年创下的纪录。2020年9月中旬,所有市场的未完成销售总量达到创纪录的3200万公吨,比2019年增加了三倍。
中信期货分析师陈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短期来看,中国仍积极采购美豆,当前利润下,预计养殖补栏仍积极。另外,四季度大豆增量不及豆粕需求增量。长期看,四季度拉尼娜或增加南美豆产量不确定性,若延续到2021年二季度北美或遭遇干旱。不过,陈静表示,中国买盘与“拉尼娜”预期提振美豆价格,进而拉动国内豆类价格。后期11月中旬之后,随着国内大豆供应阶段性上升,豆类价格可能迎来回调。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内大豆供求维持宽松偏紧局面,尤其是收割季节到来,黑龙江地区发生台风天气的影响导致产量受到影响,且上市推迟,节后部分用量企业补库令需求增加,大豆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随着天气开始逐渐变冷,鲜菜的价格开始逐步上涨,大豆需求开始修复,下游厂商补货需求上升,采购积极性有所改善,贸易商走货加快,支撑盘面上涨。
对此,格林大华期货发布的研报显示,随着天气转冷,大豆市场消费需求逐步增加,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建库意愿强烈,以及近期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港口进口大豆商检严格,出货受限,国产大豆市场份额增多,均给大豆市场提供利好。
最新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大豆收购价4400元/吨,奠定了国产豆的价格底部。东北新豆收购价出现一波回调后,当前毛粮主流收购价在4600-4700元之间,预计后市再度大跌可能性不大,整体基本面向好,粮源开始向产地商贩手中集中。中期如果农民惜售情绪浓,加上国储收购量若加大,均有可能继续推升大豆价格。策略上,逢低买入为主。
(远大期货官网:华夏时报)
远大期货:李靖琴
免责声明:远大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