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许闲:保险业应把握科技的时代机遇和
远大期货官网:复旦大学许闲:保险业应把握科技的时代机遇和技术窗口期
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远大期货采访时,通过数据勾勒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特征与未来发展。
许闲指出,中国保险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然由原来的保险落后国家晋升为当今的世界保险大国。
根据瑞再研究院《世界保险业:渡过2020年疫情大风暴》的相关数据,中国保险业在世界保险市场的份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零起点,发展至2019年占比10%,成为落后于美国(39%),但超过日本(7.3%)、英国(5.8%)、法国(4.2%)和德国(3.9%)的世界第二大国,而且未来这一增长趋势还将继续扩大,至2030年有望成为日本保险市场的3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可望达到18%。
但许闲坦言,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的保险大国,但是距离成为保险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根据2019年度的世界保险业数据,我国的保险密度国际排名为46名,当前国人的人均保费拥有量为430美元,而美国的人均保费拥有量为7495美元。这也说明中国保险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 许闲指出,中国保险业发展呈现了区域不平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市场份额的不平衡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2020年我国分地区保费收入中,广东(9.6%)、江苏(9.18%)、山东(6.79%)等省份市场份额较大,我国前10大省级行政区的保险市场份额占全国保险市场的60.7%,而剩下22个省级行政区(数据统计不包括特别行政区)的市场份额仅为39.3%。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保险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的保险业正进行赶超式的发展。以2020年为例,江西(11%)、广西(10%)、甘肃(9%)等中西部地区的增速位于全国前列。
展望未来,许闲指出,保险科技成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险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的保险科技在赋能型和颠覆型两端的运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试验场,加之后疫情时代我国传统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快,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我国保险市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重要利器,成为探索保险进一步服务社会民生,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中国保险业应该借助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和技术窗口期,更好推进保险业的新发展格局。
(远大国际期货:李致鸿)
免责声明:远大期货官网所载远大期货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